/No place like home

/Learn more about us

/Our awesome team

/Get in touch with us

換宿鳥日子 : 蘭陽候鳥館 Exchange Life of Bird

換宿鳥日子 – 蘭陽候鳥館
Exchange Life of Bird
 
宜蘭縣擁有全國最多的休閒農業區,至目前為止多達16 個,各個生態資源豐厚、林相豐富且很多的沼澤區極適合鳥類棲息,因此到處可見鳥類蹤跡,使宜蘭成為賞鳥的重鎮。本展區以” 鳥” 為主題出發,除了介紹每年飄洋過海到宜蘭過冬的” 候鳥”,還有終年生活在宜蘭的” 留鳥”,及短暫停留休息的” 過境鳥”,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5 宗旨:「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,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」,希望融合宜蘭休區的豐富生態特色,向民眾傳達對生命物種及環境保育的重要性,同時推廣與賞鳥相關的旅遊行程,藉此帶動休區的觀光休閒人潮。
 
以「換宿」為主軸,象徵著宜蘭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豐富的鳥類到這裡停留,讓當地賞鳥活動更加蓬勃,民眾能有更多機會目睹各種不同嬌客的身影。本展區以互動闖關集章活動-「入境蘭陽」貫穿,讓民眾穿梭在活動區域內尋找候鳥、留鳥及過境鳥的蹤影,除了詳細介紹各種曾活動於宜蘭的鳥類,也希望透過故事性的展示手法,從” 鳥” 的視角出發,敘述各種環境的破壞對他們的生活造成的各種影響。

提升民眾觀展的興趣及參與活動的動力。

主視覺與標準字設計
 
整體視覺以鳥類生態環境中的山林、田園以及河口、濕地等棲息地的風光作為設計元素,採用北歐插畫風格來繪製宜蘭常見的台灣藍鵲、朱鸝、八色鳥、黑面琵鷺、高蹺鴴及彩鷸等鳥類,同時巧妙運用簡單線條和豐富裝飾造型,讓整體風格充滿了色彩及趣味。
蘭陽候鳥館 
 
鳥嶼故事館是一個關於在臺灣島嶼上候鳥的微型展館,我們採用充滿童趣的風格來介紹這一群可愛的嬌客。以輕鬆活潑的語彙來拉近與遊客之間的距離,並營造如童話故事般的場景來吸引拍照打卡。更重要的是希望傳達愛護這些候鳥的重要性。蘭陽候鳥館貨櫃的外觀使用主視覺裡大地色系的插畫彩繪,將山、田、水三種棲息地立體化,強化整體展區一致性的風格。並在四周種植花卉,仿彿形成一幅優美畫作。
入口意象
 
宜蘭擁有大量的水稻田,乾淨無汙染的生態是候鳥經過時停留的一大原因。入口使用大量的竹片裝飾營造出蘭陽水稻的意象,配合縣府提供生態綠舟的大白鷺絲裝置藝術兩座,以及新增各種鳥類姿態的裝飾品,呈現出水鳥站立於水稻中央的樣貌,象徵著宜蘭引以為傲的優質田間生態。
裝置藝術與園區指標
 
依照參觀涼亭順序” 候鳥巢”、” 留鳥窩” 及” 過境亭” 的路線步道延伸出水稻田,設計三類的鳥類裝置站立於其中,呈現宜蘭豐富的生態特色。而整體指標系統使用手作感的木作立牌營造出自然的北歐田園風格,融入現場環境。
蘭陽候鳥館內容 – 入境蘭陽
 
層層堆疊的樹型木板開啟進入蘭陽候鳥館夢幻意象,樹梢間飛躍的小鳥更添整幅畫面的活潑氣息,營造出充滿鳥類的自然氛圍。
蘭陽候鳥館內容 – AR互動體驗裝置
 
牆面上大小不一的鳥屋放置宜蘭常出現的木製鳥類圖形,民眾可使用APP 偵測鳥體形狀,手機便會出現如鳥類在揮動翅膀的可愛動畫,以及由鳥類向民眾自我介紹自己的特徵。
蘭陽候鳥館內容 – 候鳥救護站
 
翻翻板正面為鳥類常見受傷原因的示意符號,如鳥類容易誤食的塑膠及魚鉤。背面則說明鳥類受傷的原因,並宣導該如何預防。
候鳥巢、留鳥窩、過境亭 
 
展區以多媒體影音平板搭配各種鳥類插畫圖片,介紹宜蘭常出現的留鳥、候鳥及過境鳥種類,同時推廣各區觀光旅遊及賞鳥景點。
DIY活動區
 
規劃平衡鳥DIY 活動,以設計候鳥的造型,結合科學原理,讓民種了解平衡鳥的秘密。平衡鳥有趣之處在於用手指輕推一下,平衡鳥會產生回復力矩,而回復原先狀態,如同不倒翁的有趣原理。除了科學原理以外,也讓民眾可以自行彩繪屬於自己的” 鳥作品”,帶回屬於2021年綠色博覽會的專屬紀念品!
換宿鳥日子 – 蘭陽候鳥館
Exchange Life of Bird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 
招標單位 / 財團法人蘭陽農業發展基金會
企劃單位 / 馬可艾思設計有限公司 MAKE EYES DESIGN 
執行總監 / 薛宏奕 Martin
專案經理 / 陳家儀 Emily
主視覺設計 / 劉士杰 Cowla
空間設計 / 李沂霈 Polly